• 歡迎進入四川省中小企業(yè)協(xié)會!
你現在的位置:首頁 > 經濟論壇 > 多機構示警全球經濟可能衰退

多機構示警全球經濟可能衰退

發(fā)布日期:2022-10-11    來源:中國經濟網-《經濟日報》  瀏覽次數:911
核心提示:多機構示警全球經濟可能衰退

不到一周時間,多家國際機構連續(xù)示警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。這反映出美國等發(fā)達經濟體的緊縮政策對全球負面外溢沖擊正不斷擴大,并在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等負面因素之后,不斷推升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。

103日,聯合國貿易和發(fā)展會議發(fā)布《2022年貿易和發(fā)展報告》稱,任何希望通過更高利率來降低價格卻不產生經濟衰退的想法是“不謹慎的賭博”。報告認為,過度貨幣緊縮會導致許多發(fā)展中經濟體和一些發(fā)達經濟體進入經濟停滯和不穩(wěn)定時期,發(fā)達經濟體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可能讓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和長期停滯。

105日,世界貿易組織發(fā)布報告稱,世界經濟受到包括美國收緊貨幣政策在內的多重沖擊,全球貿易預計在2022年下半年失去增長動能,2023年增速將大幅下降。報告將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速預期下調至1%。

106日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IMF和世界銀行秋季年會的前瞻講話中稱,全球經濟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轉變。她表示,202110月以來IMF已經3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,即將更新的IMF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再次下調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。

分析認為,多家重要國際機構不約而同地對世界經濟前景發(fā)出警告,這種情景并不多見。IMF總裁提及的“根本性轉變”,意味著全球經濟正從相對可預測變得更加脆弱,不確定性上升,經濟震蕩加大的情況或將愈加頻繁。

多家機構還不同程度地提到美國等發(fā)達經濟體政策收縮對世界經濟帶來的沖擊,特別是在新興市場國家和發(fā)展中經濟體引發(fā)危機,“造成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更嚴重的損害”。當前,從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(fā)展中經濟體,到部分發(fā)達經濟體,都不得不在經歷了美聯儲超寬松政策帶來的通脹加劇之后,又面臨美激進加息引發(fā)的資本外流、債務危機等多層面沖擊。

剛剛過去的幾周,從印尼、墨西哥、印度、南非到英國、瑞典、瑞士,各國紛紛大幅加息以穩(wěn)定經濟金融秩序。歐洲央行也不得不釋放持續(xù)加息信號,以應對歐洲當前面臨的歐元弱勢、通脹加劇、資本外流等問題。

持續(xù)攀升的利率在各國觸發(fā)債務問題等一系列連鎖反應。IMF有關數據顯示,超過四分之一的新興經濟體或是債券交易價格暴跌,或是已經發(fā)生債務違約,而超過60%的低收入國家正在或即將陷入債務困境。歐洲這邊,盡管歐洲央行在美聯儲政策收緊壓力下不斷加息,但由于美歐利差仍在擴大,歐元匯率持續(xù)承壓,而利率攀升更引發(fā)歐洲債務危機是否卷土重來的討論。各國為支持本國貨幣而采取的干預舉措,還導致全球外匯儲備大幅下降。有機構統(tǒng)計顯示,今年以來全球外匯儲備下降約1萬億美元,降幅約7.8%。

形勢嚴峻,但并非沒有辦法。正如聯合國貿發(fā)會議秘書長蕾韋卡·格林斯潘所說,“仍有時間將經濟從衰退邊緣拉回,我們擁有平抑通脹和支持所有弱勢群體的工具,這是一個政策選擇和政治意愿問題”。

面對自身政策變動給世界經濟帶來的極端沖擊,美國當局卻置若罔聞,很少談及有關外溢影響,更遑論加強與各方政策協(xié)調。不僅如此,美國將世界經濟政治化、工具化、武器化,利用國際金融貨幣體系的主導地位肆意制裁的動作從未停止,近期甚至不斷加劇。世界最大發(fā)達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動蕩之源,這正是全球經濟治理面臨的最大挑戰(zhàn)。 





Copyright 2020 www.jmdznkj.cn All Rights Reserved
版權所有:四川省中小企業(yè)協(xié)會 電話:028-86265049  028-86265064  028-86265031
地址:成都市成華街5號207、208室
技術支持:四川中小企業(yè)信息服務有限責任公司
蜀ICP備11006773號-9